为弘扬非遗传统文化,将文化温度融入金融服务,丰富客户服务内涵。近期,民泰银行嘉兴分行开展了系列“非遗手工”体验活动,让客户在一丝一针、一染一缠的亲手实践中感受传统技艺的魅力,收获文化熏陶与创作乐趣,在金融服务空间营造出浓厚的文化氛围。
植物扎染:草木为色,巧手生花
在植物扎染活动中,嘉兴市博物馆周老师亲临授课。周老师以通俗易懂的讲解,揭开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植物染色的神秘面纱,从科学原理到历史沿革,让大家对这门古老技艺有了系统认知。周老师特别指出,此次授课所用染料并非化学制剂,而是栀子花、洋葱皮、茶叶等日常易被丢弃的厨余“废弃物”,生动诠释了“变废为宝”的环保理念与古人的生活智慧。
在实践环节里,周老师细致演示了折叠、捆扎、浸染等多种扎染手法。在她的指导下,大家积极投入创作,将素净的手帕、帆布袋进行捆扎塑形、浸染上色,一件件带着独特冰裂纹、蓝白花纹的作品逐渐成型。活动现场气氛热烈,大家互相交流技巧、分享成果,当这些图案各异的手工作品悬挂于网点时,为金融服务空间增添了别样的艺术美感。
展开剩余60%蚕丝团扇:丝绕扇骨,独具匠心
蚕丝团扇制作活动同样吸引了众多参与者。沈老师首先讲解了蚕丝团扇的历史渊源,介绍其制作技艺与传统“制扇技艺”“蚕丝加工工艺”的深厚关联。接着,她带领大家探秘团扇的诞生过程,从蚕茧的熏制、蚕丝的抽取,到将蚕丝均匀缠绕至团扇扇骨,每一个步骤都作了详细讲解,并示范操作要领。
随后的实操环节中,大家纷纷动手体验,梳理蚕丝、均匀缠绕、装饰点缀……一把把雅致的蚕丝团扇慢慢展露雏形。在丝线的缠绕与梳理中,大家真切感受到了传统工艺的烦琐与精妙,以及这份精妙背后独具的匠心。
螺钿胸针:贝映流光,针藏巧思
螺钿胸针制作体验活动则让参与者近距离触摸到了传统工艺的细腻与精巧。活动开始,包老师系统介绍了螺钿工艺从商周起源到明清鼎盛的发展脉络,着重介绍了螺钿选材、切割、镶嵌等核心技法的传承价值,让大家对这门以贝壳为原料的古老技艺产生浓厚兴趣。
随后,包老师从材料挑选到拼接粘贴,分步示范胸针制作技巧。大家根据自身喜好挑选样式与材质,专注地进行裁剪、拼接与固定,一枚枚造型别致、流光溢彩的螺钿胸针陆续完成。每一件作品都承载着制作者的巧思与创意,大家也在制作的过程中深刻体会到非遗的匠心独运和深厚底蕴。
此次系列非遗体验活动,不仅让客户在沉浸式体验中汲取传统文化养分,更以“匠心”为桥梁,让金融服务突破传统模式,更具温度,更具内涵。民泰银行嘉兴分行将持续探索文化服务新模式,以更丰富的活动载体搭建客户互动平台,让金融服务在文化浸润中焕发新的活力。
发布于:北京市亿策略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